141.波波头吉他少女-《我是导演,我不比烂》
            
            
            
                
    第(1/3)页
    “姐姐,饿不饿?去不去吃宵夜……”
    “唔……不……不吃……不要在喂我了啦……问我老公……海边……好玩……”
    “……”
    也不知道是说梦话还是在干嘛。
    黑暗中的女孩开始胡言乱语。
    许鑫有些好笑,但也不打扰,直接静悄悄的走进了卫生间。
    洗了把脸算是精神了,看了下时间……发现已经过12点。
    他饿的厉害。
    奈何厨艺并不精通。
    想了想,随便刷了个牙后,悄悄的走出了卧室。
    本来想问问周杰仑的……结果刚出屋, 他就听见了一阵呼噜声。
    透门而出。
    也对,他脊柱不好,打呼噜正常。
    得。
    下楼吧。
    鸟悄的下了楼,孙婷和大妮蜷缩在长条沙发上,裹着毯子同样睡的正香。
    好家伙……
    别说他不会做饭了,就算会, 也不可能这时候这么没公德心的去厨房里一阵叮叮咚咚吵人清梦。
    得, 那就出去吃吧。
    今天出门的时候, 在车上和周杰仑闲聊天,他家这边离捷运很近。
    一开始许鑫还没反应过来什么是捷运,周杰仑解释了一下,才明白……喔,就是地铁呗。
    这边是R淡水信义线捷运的终点站,因为台北那边的房价高,再加上这边本身风景就很不错,所以很多打工族也好,或者是租房客也罢,都会来这边租房子住。
    按照周杰仑的说法, 捷运门口晚上有很多宵夜摊位。
    反正也不远,就去那边吧。
    刚好也能看看夜晚的弯弯省风土人情。
    想到这, 他就带上了门口的相机。
    想观察一下这地方的生活百态。
    静悄悄的出了门,按照白天的记忆,他走了两条……姑且算是巷子的道路吧,这边除了大路, 其他的都挺窄的, 接着就看到了主路方向的捷运地铁站。
    还别说, 人真的不少。
    迎面还有三三两两的行人往这边走,看起来都满是疲惫的模样。
    R淡水信义线的捷运是清晨6点到晚上12点,12点最后一班车从台北发到这边是40分钟左右的路程。
    许鑫一边往地铁站门口那烟火气很浓的临时摊位附近走,一边开始算这些人的通勤成本。
    来回80分钟,算上从家门出来的时间,从班上下班的时间。
    按照理想化的各自十五分钟,那就是110分钟。
    这还是最理想化的状态。
    如果是那种中途需要转地铁的,或者是家离的比较远的,这个时间还得拉长。
    也就是说……那些在大城市跑通勤的人,每天少说得花两个小时在路上。
    而归根结底,就是台北高额的房租与生活成本。
    那么燕京呢?
    燕京的情况虽然现在还不这样,毕竟很多地下室或者城中村。甚至有夸张一点的,一个七八十平的两居室改吧改吧,也能住进去六七个人……
    但他总觉得以后似乎也应该和这边差不多。
    所以说……归根结底是房子?
    或者说房价?
    住房成本太高,让他们不得不每天花两个小时……乃至更多时间往返于两地。但工作时间是死的,所以他们牺牲的其实都是个人时间。
    每天少睡一小时,早睡一小时……减少社交,减少放松,甚至减少一些不是生活必需品的取舍……
    省钱、攒钱……
    长此以往下去……
    不知为何, 他脑子里想到了一句话。
    莫名其妙的话。
    “高昂的房价正在扼杀年轻人们的梦想。”
    而想到这,忽然,他觉得有些讽刺。
    因为……自己给家里出的主意,好像走的也是这条路。
    不知道这算不算又当又立?
    咦?又当又立是什么?
    脑子一阵迷糊,但人已经来到了这些摊位前。
    人最多的摊位,是两个摊位。
    一个蚵仔煎,一个阿公面线。
    两家摊位应该是凑到一起的,不少人都坐在小桌子前要么是吃那细面线,而要是俩人一起吃呢,中间就会多一个用不锈钢盘子装的色泽金黄的蚵仔煎。
    人多,桌子少,甚至许鑫还听到那边的人问“请问这里有没有人”,好像要拼桌。
    他暂时抛开了这些太过于庞大的命题,走到摊位前:
    “一碗面线,一份蚵仔煎。”
    一听他口音,正在煮面的老板有些诧异,抬头看了一眼后,问道:
    “帅哥大陆人吽,是柴鱼头汤底吽,吃习惯吗?”
    “……柴鱼是什么鱼?”
    许鑫有些懵。
    “呃……就是……就是柴鱼啦……这样,你尝一下,要是吃的惯,我在给你下吽。“
    说着,老板用一个一次性纸杯,在一个桶里舀了一点汤头。
    许鑫接过来抿了一口……
    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的。
    还挺鲜。
    有些不理解这老板为什么会这么问自己?
    啥意思?觉得大陆人民都没喝过鱼汤?
    他有些无语……但这话肯定又不好问。问了指不定就有点伤害两地人民感情的意思了。
    这命题更大,他也扛不起。
    毕竟这东西太敏感……
    于是点点头:
    “能,一碗面线,一份蚵仔煎。”
    “要沙司吗?”
    “沙……番茄酱是吧?不要。”
    看着老板指着的亨氏番茄酱,许鑫摇摇头。
    “好,一边坐喔。”
    “嗯。”
    许鑫应了一声,找到了一个还空着一个位置的座位,礼貌问了一句:
    “这里有人吗?”
    三个人一齐抬头,一人目光落在了他胸口那还挂着镜头的相机上愣了下,这才说道:
    “没有。”
    “好。”
    落座后,许鑫才忽然发现,自己脖子上挂着的相机有点累赘。
    倒不是说他觉得这桌子有些客人剩下的残渣没收拾,而是因为地方没那么大。
    无奈,只能先挂脖子上。
    可尼康的这款D3相机搭配拍摄人像专用的蔡司猫头鹰,属实是有点沉……
    干脆,许鑫就给放地上了。
    可殊不知这个动作让刚才说“没人”的那哥们嘴角一抽……
    想了想,提示了一句:
    “先森,猫头鹰镜头还是拿起来比较好喔~”
    这款猫头鹰镜头显然人家认识,也知道这镜头一个就要十三万多台币,很贵。
    很多小摄影师都望而却步。
    许鑫愣了愣,心说这是个识货的,便笑着点点头:
    “没事,扣着盖子呢。”
    “……”
    这哥们一听,立刻就露出了一副无语+暴殄天物的表情。
    但也不再多说,专心干饭。
    人家的东西,人家都不心疼,自己还说什么?
    很快,面线和蚵仔煎都端了过来。
    许鑫尝了一口……还别说,味道确实不错。
    就是可惜……不能吃蒜。
    出门在外,不是在家,总要讲究一些。
    而他吃面的功夫,这三个人也陆陆续续的吃完了。
    那哥们最后看了一眼放在地上的相机……摇了摇头,没说话就离开了。
    许鑫继续埋头吃面。
    一碗很快下肚……结果没够吃。
    他又喊了一声:
    “老板,再来一碗,还有加一分蚵仔煎。”
    明显是内地的口音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