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抢人大战-《不婚姐姐,上司追婚》
第(1/3)页
有人运筹帷幄,就有人焦头烂额。
最愁云惨淡的,莫过于教练吴骥。此刻,他捏着两份沉甸甸的“推荐信”,感觉自己成了被两座学术山头同时“提亲”的“夹心媒人”,像。
第一份压力,来自生科院骆松教授。
叉院的院长亲自递话:“小吴啊,骆教授特别点名余夏!说他帮忙解决了实验室大问题,希望他深耕计算生物学,你可得好好引导引导!”
这话说得客气,分量却不轻。
第二份亲情攻势,则来自亲舅舅——经管学院孙教授。
电话里,舅舅语气热络:“小骥,余夏这孩子大一做的量化模型就锋芒毕露,不来我的区块链项目简直是明珠蒙尘!这是块搞金融科技的好料子!你务必给舅舅推一把!”
吴教练一个头两个大,叉院本应尊重学生意愿。
无奈之下,他将余夏拉进小会议室,摊开两份方案,语气近乎恳切:“余夏,你看这事儿……骆教授诚意十足,但他们实验室的数据积累尚在爬坡,项目多在前期。
“我舅舅经管学院这边,”他压低声音,“区块链项目立马就能上手,数据、场景都齐备。”他试探着递出台阶:“要不,你先做经管的课题,权当帮我舅舅圆个心愿?生科院那边可以后续跟进,做毕业设计也成嘛!”
余夏未置可否,只道:“吴老师,我考虑下。”
这股学术“抢人大战”的风,居然还吹进了家门。
余夏周末归家,余志超状似无意提及:“应文彬的秘书今天来了,聊了蓝山资本的筹建。这是咱家的好机会。儿子,你不是想着日后接班吗?金融这块,多学点总没错。”
弦外之音,昭然若揭。
余志超先“劝”,若无效,只怕要“绑”着儿子搭上应家这班快车。
~
面对这四面八方的“甜蜜围猎”,余夏最终拨通了江静知的电话,将吴教练的两套方案和盘托出,家中的风向却只字未提。
电话那头,江静知静静听完,轻笑一声,语气客观又带点调侃:“吴教练倒没诓你。我们实验室的数据洪流,还得等上一阵子才能‘开闸放水’。
“你现在来,真有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意思。不过嘛,”她话锋微转,“选哪口锅,终究得看你想煮什么饭。”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七字,如电光石火,瞬间照彻余夏心间。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