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山上-《差点丢弃的故事》


    第(2/3)页

    密布一路上已经听了普照陈述,知道了灵光寺变故,只是笑笑并不生气。随后得知劫匪头目是赵持将军后代,倒是有了为难之色。

    净诚见到密布非常吃惊。同样是高僧大德,彼此慕名,只是未成见面。

    华藏寺素有小九华之称,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京城有许多达官贵人为参拜地藏菩萨,去不了九华山,就近到瓦房山朝拜。所以,净诚结识不少朋友,灵光寺救驾获赐宝物,乃至密布盗宝潜逃受追捕的事情,他都听闻并知晓一些。

    密布十七岁时曾经行脚华藏寺,当年的住持已结过世。

    不曾想,赵持五公子带密布前来,原来是从大理寺差役手中劫得,净诚非常吃惊,感觉大祸临头,劝他们赶快逃逸躲避。

    赵五爷命令将密布和普照绑起来,准备杀了为父亲报仇。

    净诚连忙阻止,他害怕连累,更害怕血染寺院。

    净诚法师,我赵家立誓报复,整整等了这么些年,终于有了报仇之时,师傅是父亲挚友,何故阻拦?

    赵公子,寺院不可杀生,况且密布法师是朝廷要犯,你若在华藏寺杀了人,恐怕要连累众僧啊。

    赵五爷觉得,自己现在将密布杀了,也算完成一件大事。

    密布到是很冷静,对他说,赵公子,赵持将军之死,老僧确有责任。不过老僧要告诉赵公子的是,元朝气数已尽,即使赵将军得呈,也改变不了历史。你若想杀了老僧,报家仇,尽管动手。

    普照与赵持相处数月,知道他的性格,尚属是非分明的人。这个时候,他要劝解赵五爷,不可胡来,免得后悔莫及。其实道理早就陈述过多次。

    净诚法师虽然担心,也不知密布罪状究竟何为,最好由朝廷办理,免得节外生枝,只能好言相劝。

    从赵五爷的内心讲,赵将军之死不怨灵光寺,刀不是密布法师之过,只是父亲不愿看到大元灭亡,抱着必死的决心,才出了这样的下策。赵五爷还听说,陈威将军家人和手下也立誓找赵家报仇,看来怨怨相报,终不是尽头。

    若是不杀也可,法师须交出御赐宝物。

    密布朝赵五爷看看,摇了摇头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