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意外-《差点丢弃的故事》
第(2/3)页
林俊生是宋濂的门生,平时专门替老师接待高僧法师等,在衙门无官职,去灵光寺比较方便,不至于授人以柄。
林俊生年纪轻轻,意气风发,得令之后连忙到了灵光寺。
林俊生原来就跟净诚熟悉,不必客套,便表明了宋濂的意思,对密布法师遗留诗句参透些什么道理。
净诚也是聪明人,一直在揣测圣意和解读密布遗诗,然而并无收获。此番宋大人派人来询问,他便感觉事情更加复杂。宋濂何许人?皇帝身边红人。他如此关注,只能说明诗后面隐藏着的未知秘密。
法师,这究竟是什么诗,可否念来听听?
此诗并无玄妙之处。林俊生也想知道诗的内容。
那就念来,让林某也感受一下。
净诚摇摇头说,若非圣上同意,此诗便无可奉告,不信,可回去问宋大人。
林俊生非常吃惊,便不敢再问。突然,他发现门口不声不响站着一个僧人,似乎听到了他们的谈话。他有些不舒服。
净诚觉察到了,原来是五爷。
赵五爷化名道宁入寺后,到也安耽,干活也卖力,并不曾有乱为之举。但净诚仍然不放心,他们是朝廷案犯,藏匿寺院总是他的心病。
道宁是来请净诚到寺后的地上看种植的蔬菜。净诚便答应前去。林俊生得到明确答复,并无结果,只好如实回去禀报。
不曾想,林俊生提及遗诗引起赵五爷的注意,他也猜测此诗与藏宝有关系,可惜不知道内容。必须得到密布法师遗诗的内容。
灵光寺的僧人原本都知道密布救护了皇上,得到御赐宝贝,随后才有智信挖宝,普照逃亡一事。可后来凡静法师来寺院一闹,惹怒皇上,派出净诚任住持。净诚知晓其中缘由,便严格规定不准再提,凡提必罚。而他自己却每日将诗腹读,体察其中奥妙。
五爷以道宁身份潜入,其目的性也很明显,伺机报复、盗宝。他已经侧面打探,众僧皆对此事缄口,若太明显追问必然引起怀疑。
寺院的司水禅心和尚,每天早负责打洗脸水和漱口水,以及出坡后的洗脚水。他每次快用完水,边叫喊道宁打挑水。一来道宁是新来的,二则他身高力大,动作比其他人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