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再仔细想想皇上的话,说得也有道理,魏藻德不是官员,那自然也能像他们一样著书立作,一样议论朝政民生,不能因为政见不合,就否认对方吧。 但吴应箕哪能这么轻易认输,吴应箕又说道:“皇上,您问我等治国良策,草民以为,铲除权奸宦官,民生多艰理应减税,清妖做乱,理应早日出兵。” 这些正中崇祯下怀啊,铲除权奸宦官,崇祯铲除阮大铖马士英这些权奸了;宦官,崇祯让他们上天守卫北京了;民生疾苦,朕给百姓均田了,大明被李自成捣乱这么久,田地荒芜,百废待兴,你们说的这些,在朕这里都不存在! 至于这出兵清楚清妖,崇祯心想,不如让你们这些书生来替朕筹集军饷吧,你们激情的号召力是很大的! 于是崇祯便说道:“吴先生所言极是,朕和吴先生不谋而合!朕以为,宦官专权,多有不当,所以朕在北京紫禁城,已经把所有太监划分到空军中,守卫京城;朕除了重用倪元璐刘理顺等东林爱国大臣,也想在江南召集一批复社爱国人士共议朝政;民生多艰,权贵霸占民田,朕此次是祭祖也是巡游天下,但不管是祭祖还是巡游,均为解决民生疾苦而均田一事;清妖作乱,准也有意出兵,但朱由崧一党,投降清妖,朕如果不平江南,只怕朕出兵后,后院起火!太祖起兵,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复社曰:以宗经复古。切实尚用相号召,切磋学问,砥砺品行,反对空谈,民生疾苦,复社人士当实际行动付之!复社与太祖理念有些相似。朕想,既然像是,为何不寻你们过来,商议治国之策,也商议如何彻底铲除清妖!这便是朕今日寻你们来的原因!” 听到皇上说今日找他们来,是为了要出兵打清妖的,这些读书人听得更认真了,刚才还有些偷偷窃窃私语,现在都是满脸期待! “朕以为,保国者,朕与群臣等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崇祯看了看顾炎武,这句话是他在《日知录·正始》中提出的,但此时清军还没统治中华,顾炎武也还没躲起来写书著作。 只见顾炎武满脸都是震撼,难道顾炎武说过这句话,打过草稿? 崇祯也不管顾炎武的震撼,继续说道:“朕当初征收辽饷,欲征收商税茶税,但有些读书人被江南商贾收买,替商贾说话,认为这天下只是朕的天下,朝廷不应与民争利,理应加征天下农民地税,朕那时候年轻,竟然认为有道理,但结果呢,百姓疾苦,不得不反,辽东士兵无饷,无力与清妖作战,结果清妖五次入关,清军所到之处,天下之人有谁能幸免?商贾不能幸免,农民不能幸免,你们读书人也不能幸免!故朕以为,当下之急,当聚集中华之全部力量,集合一直与清妖匹敌的骑兵,恢复太祖成祖时期,将清妖彻底驱除出大明境内,永绝后患!” “说得好!皇上说的好!”众人听得入迷,顾炎武先站了起来鼓掌道,他们平时在书院议论,听到精彩的演讲也是这般,皇上说的这句话,竟然那么熟悉,说道他心坎里去了! 顾炎武鼓掌后,其他读书人也都纷纷鼓掌,皇上说的这些话,跟他们平日的理想全部一样啊! “朕最恨那些只会嘴上说话的人,犹如钱谦益之流,朕以为你们定不会是那只会嘴上说说的人。杨盈川诗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但朕以为,书生如能像你们复社的读书人,写出《留都防乱公揭》这样的文章,这样的一个书生,胜过千军万马!犯我大明者,虽远必征!既然各位与朕志同道合,不知可否愿意与朕驱除清妖,还天下百姓太平?” “草民誓死追随皇上,犯我大明者,虽远必征!”这一回,不是顾炎武激动,而是吴应箕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