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睚眦之怨必报-《袁阀》
第(2/3)页
他丝毫没有意识到袁珣不选择他除了有自己的考虑外,更多的是二人本来关系就不好,却是一厢情愿的觉得自己在血缘上和袁珣更亲,袁珣本就该支持他。
“你来做甚?”
袁术坐在营帐矮几后面,单手拄腮冷冷看着袁珣。
“既然选择了那庶人,何必再来见我?哼……大兄乃嫡长,我亦是嫡子,你堂堂袁家嫡亲的孩子,居然与那庶出的贱种狼狈为奸,自甘堕落,你爹倘若知道,只怕在天之灵也不得安宁。
你以为叔父和你爹的死是谁造成的?呵!若没有那庶出子胡作非为,丢下洛阳族人外逃,你爹根本不会死。”
袁珣闻言暗自皱了皱眉,随后眉头舒展开来。
他来见袁术,不是为了和袁术说这些毫无意义的话的。
“叔父不请我坐坐么?”
袁术眯着眼睛看着袁珣,半响后才挥了挥手,指了指旁边的一个马扎,示意袁珣坐。
袁珣看了看袁术,又看了看那颇为扎眼的马扎,咧嘴一笑,大咧咧往马扎上一坐。
“到底来我这作甚,倘若无事消遣,我公务繁忙恕不奉陪。”
袁珣叉手一礼,笑道:“叔父何必为了二叔担纲盟主一事怨怼于我?”
“呵!”袁术听闻这话,差点气笑了,冷哼道:“要不然呢?我还需感谢你不成?”
袁珣笑了笑摇头道:“感谢谈不上,总之那盟主之位不是什么好差事便是了。”
袁术眉毛一皱,怒道:“袁君瑜,若不是因为你是我亲侄儿,我这便命人将你叉出去你信是不信?”
“叔父消消气,且听我慢慢道来。”袁珣又叉手一礼笑道,“天下都知道,这讨董乃是群雄公举的盛事,倘若董卓伏诛,我们这帮参与讨董的人,有一个是一个,皆是青史留名的大功,是也不是?”
还不等袁术回答,袁珣便接着笑道:“倘若群雄齐心,董贼伏诛指日可待,可是现在呢?现在的联军是个什么情况?”
袁术闻言一滞,皱眉沉思起来。
诚然,讨董乃是自光武复国以来,大汉数百年都未曾遇到的大事,比起世家讨董来说,即便是当年梁冀毒杀质帝,还是阳球谋诛王甫,都不过是小打小闹。
倘若董卓就此伏诛,世家不但扫平一切障碍,实现士大夫与天子共治江山的局面,而今日讨董之盟主,必然是来日执宰天下,名留青史之人。
甚至……直接改朝换代也不是不可能。
可是现在呢?讨董联军今日算是和董军正式干了一仗,之前这群人磨磨蹭蹭,皆是不想出头,甚至私下陈兵于辖地边境,想着趁机吞并周边土地百姓,名为讨董,实为浑水摸鱼,倘若这样下去,莫说是诛除董贼,这群心怀鬼事的诸侯不内讧已经是幸运了。
大家都知道,此时天下已乱,即便是没有几个人像袁家这般有着滔天野心,更多的也是想让自己在未来乱世拿到更好的筹码。
即便是他袁术,不也对着荆州那片“无主之地”垂涎三尺么?
听说前不久董卓派八骏之一的北军中候宗亲刘表刘景升南下空降荆州为刺史,以示对汉室之忠心。
但是刘表本不是荆襄本地人,若想彻底掌握荆州必然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荆州权力真空,是不可多得的好机会。
是故袁术派本部汝南兵马南下南阳边境,就待孙坚有了成绩便可趁胜拿下荆州。
“是故所谓盟主,现在看来,不过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倘若是这场讨董失败,盟主不过是天下笑柄而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