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净心庵内,王公公带来消息:“娘娘神算,人赃并获。陛下依计行事,已放走那舌头,鱼儿未惊。” 宁婕点了点头,看着墙上关系图,轻轻划掉了老主事的名字。 合作的第一步反击,成功了。 王公公离去后,宁婕并未沉浸在初战告捷的喜悦中。 她深知,打掉一个外围节点,对北凛精心编织的网络而言,可能只是挠痒痒。 拓跋月此刻的“未警觉”,恰恰说明其背后还有更深的依仗和更严密的计划。 她的目光再次落回那张复杂的关系图,指尖点在那个侥幸逃脱的小吏名字上李四,兵部一个负责抄写文书,传递公文的微不足道的人物。 影卫调查的初步信息显示,此人背景简单,平日沉默寡言,是那种在衙门里最不起眼,也最容易被利用的角色。 “读档。”她心中默念,并非回溯到抓捕现场,而是回到她最初分析所有低阶官吏名单的时刻。她需要重新审视这个李四,看看之前是否遗漏了什么。 这一次,她不再只看他和北凛的直接关联,而是重点关注他的社会关系,日常行为轨迹和财物状况。她调出了李四近半年的俸禄记录和京城几家大钱庄的流水进行交叉比对。 反复读档比对之下,一个微小的异常浮现出来。 李四每月初五,都会固定从薪俸中取出一个小额银钱,存入城南一家名为汇通的小钱庄,数额不大,但时间极其规律。 而这家汇通钱庄,在之前排查问题钱庄时,因其规模太小,并未纳入重点。 事出反常必有妖。一个低阶小吏,为何如此规律地进行小额储蓄? 而且偏偏是这家不起眼的“汇通”? 她立刻通过翠竹,将这条线索连同对汇通钱庄的怀疑传递给王公公,请求秘密调查该钱庄的背景,股东及异常资金往来,并加强对李四的隐蔽监视,但绝不可惊动。 同时,她开始重新审视之前关于北凛可能囤积物资的推测。 如果李四这条线真的与物资有关,那么他一个小小书吏,能接触到的极限是什么? 她想到了兵部内部流转的那些关于各地军镇常规补给,器械损耗的文书副本。 这些信息看似零碎公开,但若有人长期,系统地收集并传递出去,敌方就能大致推算出大雍边境驻军的布防强度,物资消耗规律,甚至……找到后勤补给线上的薄弱环节! 北凛需要的,或许不仅仅是安插人手直接偷运违禁品,更是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信息蚕食,从而构建起对大雍防务体系的精准认知。 想到这里,宁婕后背微微发凉。 若真如此,北凛的布局比她想象的更为耐心和可怕。 他们不仅在准备一击,更在系统地削弱大雍的体质。 她铺开一张新的纸,开始尝试将已发现的各个线索点。 异常采买,资金流转,信息窃取,边境异动。 试图用“系统性情报收集与物资准备”这条逻辑线串联起来。 那张关系图变得更加复杂,但也更接近真相的核心。 她知道,下一个突破口,很可能就在那个看似不起眼的李四,以及那家小小的汇通、钱庄上。 她在李四的名字旁,画上了一个重重的问号,并在汇通钱庄上圈了一个圈。 这一次,她要放长线,看看顺着这条小鱼,最终能摸到怎样的大鱼。 而这一切,必须在拓跋月察觉整个网络已开始被渗透之前完成。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