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永宁笑道:“朕原是有立康王之心呐,只是这立储大事,万不可马虎,一时间犹豫不决。听了爱卿所言,似乎有些道理……却是不知若朕立了康王,爱卿会不会竭尽全力,支持此事!” 慕容桓颇一皱眉,永宁帝的这话似乎在考量自己是否真心推举康王。 说实话,康王并非慕容桓理想中未来云照的圣人,他了解康王,这孩子太过小聪明,往往搞出一些令人不耻之事。而且又特别眷恋红尘,贪慕美色。 这样一个皇帝,又怎能治理好偌大的天下! 永宁见慕容桓沉吟不语,笑道:“爱卿是否也有疑窦?朕,也有!听庄孙明说,慕容裴一直被扣在康王府中,有没有此事?” 慕容桓微微一怔,连忙支应道:“裴儿于康王情深义重,他二人许久未见,此番进京不过是结伴同行,绝无它事……” 永宁帝嗤的一声笑:“行了,还用你打掩护,当朕的人都是摆设么?康王……这小子倒有几分狠劲,竟学会了要挟朝廷重臣!” 慕容桓哪敢应了此事,若是此时应了永宁帝这话,康王恐怕要吃不了兜着走,而自己也有可能被康王记恨一生。 想来,这恐怕应是永宁帝希望的结果。 慕容桓暗暗叫苦不迭,连忙放下竹筷,单膝跪拜道:“陛下确然理会错了意,康王绝无要挟微臣,望陛下明鉴!” 永宁帝毫无表情,连声道:“爱卿这是作甚,快快请起。朕于你吃饭闲聊几句,饭桌之上,没有君臣之礼。你若是这般模样,朕可就吃不下这饭了……” 慕容桓扶着圆凳站了起来,诚惶诚恐道:“臣罪该万死……望陛下治罪!” “好了好了,吃顿饭还吃出个“罪该万死”,传将出去,谁还敢陪朕这个老头吃饭了?来来,尝尝这鱼,鲜活的桂花斑,朕令御厨小心烹制,凉了可就失了味了。”说话间,永宁亲自拨下一块鱼肉,置入慕容桓碟中。 慕容桓双手捧碟,接了鱼肉,千恩万谢。 永宁帝轻叹一声:“晋王、康王皆有瑕疵,齐王、昭王更不堪大用,至于瑞王,朕还没有时间时间收拾于他,耿忠、陶延冀二人怕就是受了他的唆使,才会起兵作乱。朕的这些皇子们,个个都是“人才”,果真没有一个可以令朕省心的……慕容爱卿,你自袭承爵位之时,朕便已为帝,算起来你我君臣公事已有四十年了,这些年,朕开疆扩土,广耀九州,甚么苦难没有经历过……偏偏到了此时却被立储这件小事给难住了。你倒是说说,朕的江山,难道就后继无人了么?” 慕容桓战战兢兢听了永宁帝这番“诉苦”,连声答道:“陛下伤神,是做臣子的无能。以微臣之见,诸位皇子皆是人中之龙。是陛下过察,以致挑花了眼。这五位皇子,放在任何一国,都足以叱咤江山,陛下多虑了……” 永宁帝抬头看月,举杯道:“多虑点好,朕百年之后,不至愧对云照列祖列宗。这江山社稷,终究还要靠你们来协助维持……至于由谁继位,朕还需再想想……再想一想!” 一阵沉默,慕容桓忽道:“陛下,臣倒有个建议,不妨一试。” 永宁帝道:“爱卿但说无妨。” “向日齐王纵兵,内阁为了再择监国,便提议由众臣投票举荐……既然陛下犹豫不决,倒不如看看众臣心中想法。臣以为此法倒是值得一试。” 慕容桓推出这等办法,一是为了给自己脱身,毕竟对他来说,实在不想过多参与立储之争。二则是为了替圣人解忧,毕竟眼前之人是云照的皇帝,自己作为臣子,总不能一点意见都不提,岂不是混吃等喝之流! 永宁帝沉吟片刻,拍案道:“好,明日早朝,朕便令百官如此决议!爱卿之谋,倒是个好办法……身为新君,自然要受百官拥护,若连我云照朝廷的官员都不认可,那百姓更不会信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