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回关-《大秦之歌》
第(2/3)页
“原本两国联姻是一件喜事,不想竟酿成了一场战祸。”千雪轻叹,“这李瑶公主未免也太不识大局了。”
“并非是那小丫头做的。”景歌摇头道,李瑶不过是一个娇蛮的公主,即便真有这样的心思也决计没有能力做到。
须知武后十分看重这件事,意图联合齐国共抗西凉。齐国王子身边必定护卫重重,防卫森严。可即便如此,西凉还是得手了,让人惊惧。
“可当时很多人在场,亲眼所见,乃是李瑶公主以鸠酒毒杀了齐国的两位王子。”千雪说道。
“即便如此,亦不是她的本意,应当是被人利用了。”景歌沉吟片刻后说道。
“那是被何人利用?”千雪问道。
“联姻失败,对谁最有利?”景歌说道,这答案显而易见。
“西凉。”千雪醒悟,说道“可我们都能想到是西凉的诡计,齐国应该也能想到才对啊。”
“想到了又如何?他们的王子终究是死在帝都的,更是死于秦国公主之手,迁怒于秦国无法避免。”景歌叹道,齐王一下子失去了三位儿女,是何等的痛心,举兵伐秦情理之中。
在众目睽睽之下借李瑶之手毒杀齐国王子,这等谋划实在是太过惊世,想必武后也不曾预料到,应当是那便宜大哥的手笔。
景歌心中隐隐生出预感,这只是一个开始。
“唉,也不知武后娘娘要如何应对此事。倘若齐秦两国真的打起来,恐怕西凉这边也会趁机攻击雁门关。”千雪说道。
景歌点头,她说的不无道理。齐秦两国和平相处,大秦可以从其他两大军团源源不断地抽调兵力支援雁门关,西凉自不会强攻。
若是齐秦交战,腹背受敌,其余两大军团无暇分身,西凉必定出兵。
到那时烽烟四起,民不聊生,西北军团也将遭受极大的损失。
“所以齐秦两国不能交战。”景歌说道。“我们要尽快赶回帝都。”
“如今深陷敌阵之中,想要脱身只怕不易。”千雪轻声说道,先前她在雁门关潜行过来的时候无人注意,而今和景歌会合后被围困在林中。
西凉士卒开始放火烧山,逼他们出去,可以感受到不少隐而不发的强悍气息,不比她弱上多少,是西凉军中好手。等到他们也出手,会更为难缠。
再加上战场之中,瞬息万变,明枪暗箭,防不胜防,一旦不慎受了伤,后果可以预料。
真正的沙场比她想象还要危险上许多,这些沐浴过鲜血的士卒并非酒囊饭袋。进退之间反应敏捷又阴险无比,即便实力远胜他们,也难以轻易斩杀。
千雪话音刚落,忽闻雁门关那边鼓声大作,铁骑踏地之声宛若雷鸣,喊杀声从数里之地传来。
“这是?西北军队前来救援了吗?”千雪惊喜道,她看向身旁的殿下。
“快走,去与他们会合。”景歌点头说道,脸色平静,没有像千雪那样流露出喜色,但内心还是颇觉欣慰。
他知晓雁门关中有人向拓跋常透露了他在西凉的消息,但他不能确定这是不是他那杨伯父授意。
故此他回来是不曾隐藏自己的踪迹,想要看看杨威是否允许西北军团出关救援。
如今看来,倒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然而此时他却不觉宽心,反倒是有些懊悔自己的举动。西凉士卒对他困而不杀分明就是在等西北军团出关,意图趁关门大开之际攻入雁门关。
他们两人刚出了林子,便看见一股黑色钢铁洪流汹涌而至,为首的将军正是杨邦。
“少帅。”诸位战将见到他勒住战马叫道。
“末将救援来迟,所幸少帅平安无事。”那员上了年纪战将悬着的心终于是落下,险些老泪纵横。
“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少帅请速上马随我们回去。”杨邦急声说道,先前大将军有令,与他会合后速归,不得耽误。
“且慢,此番回关,西凉必定会趁机攻袭。”景歌沉声说道。
“父亲已命将士严阵以待,做好了防御的准备。”杨邦在马上一边说着,一边传令全军调转方向。
“想必西凉已经伏好了军队等候,这般贸然回去,即便做好了准备也要遭创。”景歌摇头说道。
在场的战将沉默不语,出关之前他们就做好了血战的打算,并无畏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