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孟烦了盯着孙明看了片刻,点头同意:“可以,但必须注意安全。你们带上探雷针和信号枪,一旦暴露,就发射信号弹,我会让迫击炮营掩护你们撤退。记住,情报重要,你们的命更重要!” 当天傍晚,孙明挑选了三名经验丰富的侦查兵 —— 擅长探雷的老郑、精通日语的小林、枪法精准的阿力,四人换上深色的作战服,背着压缩饼干和水壶,朝着红叶谷出发。夕阳将谷口的红叶染成暗红色,风一吹,叶子簌簌落下,掩盖了地面的痕迹,也让地雷的位置更加隐蔽。 “老郑,前面就进入地雷区了,你多费心。” 孙明压低声音,将探雷针递给老郑。老郑接过探雷针,蹲在地上,小心翼翼地拨开落叶,将探雷针插进土里,一点点试探。他的动作很慢,额头上渗出冷汗 —— 之前在其他战场,他见过不少战友误踩地雷,被炸得尸骨无存,容不得半点马虎。 走了大约五十米,老郑突然停住动作,探雷针的尖端碰到了坚硬的物体。他屏住呼吸,用手轻轻扒开泥土,一颗圆形的地雷露了出来,引线连接着旁边的石头,只要一碰石头,地雷就会爆炸。“是绊发雷,大家跟我走,踩着我的脚印,别碰旁边的石头!” 老郑站起身,朝着孙明比了个 “安全” 的手势,然后继续往前探路。 四人沿着老郑开辟的路线,在红叶谷里缓慢前进。谷内的光线越来越暗,只能靠手电筒微弱的光线照明,周围的树木像鬼影一样,随着风声晃动,让人心里发毛。突然,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还夹杂着日语的交谈声 —— 是日军的巡逻队! “快躲起来!” 孙明低声喊道,四人立即钻进旁边的灌木丛,关掉手电筒。巡逻队有五人,手里举着步枪,腰间挂着刺刀,正沿着小路慢慢走来。小林趴在孙明身边,仔细听着他们的对话,时不时对着孙明比划 —— 原来他们是在汇报地雷阵的巡查情况,还提到 “今晚要加强碉堡守卫,防止偷袭”。 等巡逻队走远,四人从灌木丛里钻出来,继续前进。老郑的探雷速度越来越慢,地雷的密度也越来越大,有的埋在树根下,有的藏在落叶堆里,甚至还有的伪装成石头,稍不注意就会触发。“孙班长,你看前面!” 阿力突然指向远处,孙明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三座碉堡出现在视野里,碉堡上的射击孔泛着冷光,周围还有鬼子在来回走动。 “咱们绕到碉堡后面,看看有没有暗道。” 孙明带领四人,朝着碉堡的侧后方绕去。走了大约一百米,老郑突然停下脚步,探雷针再次碰到了硬物。这次他扒开泥土后,脸色变得凝重:“是连环雷,一颗炸了,周围的都会炸,咱们得绕路走。” 四人沿着连环雷的边缘,绕了一个大圈,才抵达碉堡后方。小林仔细观察着碉堡的墙面,突然指着一处不起眼的石门:“孙班长,你看这里,石门的缝隙里有新鲜的泥土,应该是最近才打开过,可能就是暗道的入口!” 孙明凑过去,果然看到石门的缝隙里有湿润的泥土,他用手推了推石门,纹丝不动 —— 石门应该是从里面锁上的。“阿力,你用望远镜看看碉堡上的鬼子,有没有什么规律?” 孙明说道。阿力举起望远镜,观察了片刻:“每十分钟换一次岗,换岗时会有两名鬼子从碉堡里出来,到旁边的小屋休息。” 孙明点点头,心里有了计划:“等下一次换岗,小林你用日语跟他们搭话,吸引注意力,我和阿力趁机摸进碉堡,看看里面的情况,老郑你留在外面放哨,一旦有情况就打信号。” 十分钟后,碉堡里的鬼子开始换岗,两名鬼子从碉堡里走出来,伸着懒腰,朝着小屋走去。“行动!” 孙明低喝一声,小林立即站起来,用日语大喊:“喂!前面的兄弟,有没有烟?” 两名鬼子听到声音,转头看向小林,其中一人不耐烦地喊道:“哪里来的?不知道这里不能随便走动吗?” 小林一边朝着他们走去,一边笑着说:“我们是外围巡逻队的,刚才迷路了,想找你们借点烟。” 趁着两名鬼子注意力被小林吸引,孙明和阿力悄悄摸到碉堡门口,闪身钻了进去。碉堡里很暗,只有一盏油灯挂在墙上,照亮了里面的景象 —— 三名鬼子正坐在桌子旁打牌,墙角放着一挺重机枪,旁边还有一个地道口,盖着木板,上面压着沙袋。 “不许动!” 孙明突然大喊,阿力举起步枪,对准三名鬼子。鬼子们吓了一跳,刚想伸手拿枪,就被孙明用刺刀抵住胸口。“地道口通向哪里?” 孙明用日语问道,眼神里满是杀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