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杨玉环道:“臣妾看看孩子。” “嗯。”李琩将女儿放到杨玉环旁边。 杨玉环温柔的看了一眼女儿,笑道:“鼻子像臣妾,眼睛像郎君,名字郎君想好了吗?” 李琩道:“我们的孩子,我们一起取名,她已经姓李了,相当于我取了一个字,剩下的不如你来想。” 杨玉环道:“臣妾可想不出来,还是郎君想吧。” “等我考虑考虑。”李琩笑了笑,俯身在杨玉环额头亲了一下,道:“现在的关键,是你要养好身子。” “嗯。”杨玉环乖巧的应声。 这时,朝廷有旨意突然送到。 李琩忙回到大堂,恭接圣旨。 旨意上说,元氏病重,生死只在旦夕之间,命李琩火速回长安。 接了旨的李琩,重重叹了口气,然后来到杨玉环床边,让其他人退下之后,把这个消息告诉杨玉环。 杨玉环听了,问道:“郎君何时出发?” “明日就要走。”李琩习惯性的伸手理了理杨玉环的秀发,道:“这种时候,我本应该陪伱的,可事发突然。” 杨玉环抓住李琩的手,柔声道:“来日方长,郎君陪臣妾的时间还多着呢,不在乎这几个月。只是作为儿媳,臣妾不能与郎君一同去看望元阿娘,有失孝道,盼元阿娘不要责怪才是。” 李琩道:“你的身子不能远行,她不会怪你的,而且近两年,你都最好不要回长安。” 明年便是740年。 740年,就是李隆基看上杨玉环,让杨玉环当道士的时间。 李琩总是感觉隐隐不安。 “嗯。”杨玉环答应下来,“臣妾的身子正好将息两年。若元阿娘有万一,郎君替臣妾多叩几个头。” “好。”李琩点头。 杨玉环缓了会儿,嘱咐道:“如今朝廷局势晦暗不明,郎君千万小心。” “我会的。”李琩回道,“安西这边,我会安排好一切,你放心静养便是。” “嗯,臣妾等郎君回来。”杨玉环望着李琩,眼神里满是不舍。 李琩俯下身,凑到杨玉环眼前,道:“上次分别之后,我回来就见你瘦了,这次可不要像上次一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