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繁琐的政务-《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2/3)页
李琩也是这个心思,他只是等别人把这话说出来。
只听李琩道:“既然诸位意见一致,我便上书,请朝廷册封莫贺达干为突骑施可汗,至于其他援助,就看朝廷愿意怎么给了。”
敲定了这事,高仙芝又道:“拔汗那国派将士来安西学习后,想与我们合作,改进他们的军械装备,此事是否同意,请殿下示下。”
李琩还是没有表态,再问大家的意见。
封常清道:“拔汗那国境内物资丰富,若是能与他们合作,也可以解决安西一部分军械问题,末将以为,可以谈。”
程千里道:“拔汉那国是大唐与大食的缓冲之地,若能加深与拔汗那国的联合,壮大他们的实力,对大唐有利,末将附议封将军之言。”
其他人也纷纷附议。
“那就照此行事吧。”李琩同意下来。
高仙芝又汇报了一些关于各镇的消息。
总的来说,安思顺在碎叶城,辛云京在疏勒,夫蒙灵察在于阗,边务防御没有多大问题,屯田也在稳步推进。
说完了军务,王之涣上前,道:“殿下,这两年边境安定后,安西境内的商路比之前繁荣了不少,多数驿站已经承载不了客商货物,道路也需维修。”
安西地广人稀,有些地方行百里都不一定有人居住,因此也就没有私人客栈,过路的客商,只有在朝廷修建的驿站落脚。
但是朝廷的驿站,主要用于官用。
当然,这不是朝廷不考虑商用民用,而是朝廷没有那么多钱投资。
而且安西一直也不太平,修了驿站,吐蕃、突骑施他们过来袭扰一波,就又废了一半。
所以驿站的承载量,一直是个问题。
李琩沉思片刻,问道:“王参军有何建议吗?”
“下官无能,现在也拿不定主意。”王之涣摇头叹息,分析道:“驿站承载与道路,听起来似乎只是加不加修的问题,可无论是否加修,都影响深远。若是不修,便只能以官用为主,如此会阻碍丝绸之路的畅通。若是加修,一没有钱,二即使有钱,投入之后,能带来多大的利,也不得而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