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整编-《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2/3)页

    若是吐蕃与大唐和平时期,绥戎城和定戎城还能与吐蕃互市,有些商人,如今正是敌对,绥戎城里就只剩下了军人。

    安人军长期孤守荒城,屯田也屯不了,所有的军需开支都需要朝廷供给,朝廷一旦拖欠粮饷,他们就活不下去。

    即使朝廷不拖欠粮饷,他们平时的日子也不好过。

    李琩去赤水军时,赤水军的吕旅帅可以喝得烂醉如泥,是因为赤水军挨着凉州,凉州繁荣,胡姬酒肆比较多,赤水军又有钱,有事没事就去城里到处玩玩。

    但是安人军边上啥也没有,长期孤守,生理和心理需求都得不到满足,能让他们提起兴趣的,就是吐蕃的铁蹄。

    这样艰难的环境下,朝廷处理不好,就极其容易哗变。

    李琩理解他们,但是也不得不拿他们开刀。

    大唐还没到油尽灯沽的时候,对于投敌的行为,不能真的一点不追究,不然难免会让其他军镇效仿。

    李琩默默叹气,回到城中。

    在城中做完部署后,李琩把张光晟留在绥戎城,带着穆诚云回到鄯州。

    到了鄯州,李琩召见穆诚云,对穆诚云道:“穆将军,有一事我需得和你商量商量。”

    穆诚云道:“请殿下示下。”

    李琩道:“我既然已经答应不追究安人军的罪责,便会说到做到。但我不可能长久的执掌陇右,若有一天我离开陇右,换了别的人来,他们为了其他目的,难免会旧事重提。”

    穆诚云闻言一怔,沉思良久,道:“我们应当如何做,请殿下指教。”

    李琩道:“以我之见,不如解散安人军,把大家分到其他军镇,重组番号。这样,即使后来人想要旧事重提,也没有目标。”

    陇右军山头林立,平常作战,各军头会根据自己对形势的理解,各干各的。

    如果李琩有时间,他可能会选择慢慢收拢人心,但是现在他没有多少时间了。

    李隆基的时限,以及多变的形势,像是一个幽影,追着他后面跑,让他最近的行事和决策,都显得格外匆忙。

    但是没有办法,他必须在匆忙里,稳固自己的权利,可以让自己命令得到很好的执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