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暗流涌动-《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2/3)页
李隆基兀自想了会儿,让来瑱先行退下,再对李林甫道:“杨钊去碛西,是右相举荐的吧?他人没到碛西,便入了监牢,难道是右相看走眼了?”
李林甫一怔,心里吐槽:“这不也是圣人你的意思吗?”
李林甫心里吐槽着,嘴上同时解释道:“杨钊入监牢一事,纯属被人算计,而且……”
“可有实证?”李隆基打断道。
李林甫道:“凉州那边还在查。”
“那就查明了再解释。”李隆基话说得严厉,但语气和缓,也没有怪罪李林甫的意思。
李隆基顿了顿,转道:“六郎主持与南诏的和谈进展怎么样了?”
李林甫道:“还在磋商当中,阁罗凤请求大唐把姚州和滇西封给南诏,这与大唐利益不符。”
李璘大败之后,姚州和滇西实际上已经被南诏控制,南诏的要求,就是要实际控制的土地,得到大唐的承认,获得“法理上”的认可。
可大唐虽然大败,但依旧还是盛世,这种要求对大唐来说,无异于割土求和,这是大唐所不能容忍的。
和谈是两边共同的诉求,但利益各有不同,因此一时间僵持不下。
李隆基明白其中的问题,但他无心深思,他只是觉得,若不是李璘这个废物,大唐不会沦落到这一步。
李隆基转问一旁的高力士,道:“李璘最近在做什么?”
高力士回道:“和一群文人每日宴饮。”
李隆基道:“怎么?他还觉得他委屈了?他这是借酒消愁?不思己过,毫无进取之心!派人去,将朕话的意思传给他。”
“喏。”高力士领命。
李隆基又对李林甫道:“陇右的情形如何?”
李林甫回道:“王忠嗣将军想进军积石、磨环川,不过陇右用兵,需要从剑南粮草支援,但如今松州被吐蕃占领,剑南和陇右的道路被吐蕃切断,不利用兵。”
李林甫这话还暗含了另外一半意思。
陇右要用兵,需要和剑南松州联动,松州被吐蕃侵占,那就只能先取松州。
可是剑南要取松州,就要消除南诏的隐患,否则容易腹背受敌。
所以,最优的路线,是先和南诏和谈,稳定住南诏,再夺回松州,打通剑南和陇右的道路,最后陇右再出兵吐蕃。
追其根本,还是和南诏的和谈。
李隆基明白李林甫的意思,有那么一瞬间,他真想把李琩调去剑南,让李琩迅速处理和南诏的事。
不过,最后他还是忍住了,因为剑南离长安太近了。
李隆基沉思片刻,道:“此事事关剑南和陇右,让六郎和王忠嗣一起拟个方案,呈报上来。”
说罢,起身离开,朝梨园去了。
“是。”李林甫恭敬回话,目送李隆基离开,才悻悻而归。
李林甫回到府邸,兀自一人煎起了茶,旁边的丫鬟仆人想来帮忙,都被李林甫瞪了回去。
因为煎茶,是李林甫思考的助力剂。
一旁的吉温和风尘仆仆的罗希奭默默的看着李林甫,待李林甫煎好茶给他们递上,两人才忍不住异口同声的问道:“右相,您有何烦心事?”
李林甫摇摇头,示意两人先喝茶。
两人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入口中,李林甫突然道:“你们以为,寿王殿下还有当太子的机会吗?”
两人听到这话,同时被呛住了。
吉温咳嗽半晌,回道:“右相的意思,是重扶寿王当太子?”
李林甫摇头,道:“以寿王如今的地位,我若扶他,那就是自寻死路。况且,就算我真能扶寿王上位,以他的性情,也不会因为从龙之功而重用我。”
吉温道:“那右相是何意?”
李林甫道:“不能做太子的皇子,争不了皇权,争的只是相权。”
吉温点点头,道:“右相言之有理,世事易变,以前杨慎矜先跟太子,后随右相,如今除去了韦坚,他又开始不老实起来。”
吉温这话是在举例说明,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以此表示,李琩虽然先前和李林甫交好,但是事到如今,他们已经成了敌人。
“不错。”李林甫十分认同吉温的话,道:“杨慎矜这个前朝余孽,心思向来不正,且容忍他一段时日,若是他不能迷途知返,再对付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