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因人而异-《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2/3)页
杨玉环这话,包涵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安西的府库确实有问题。
不过安西府库的问题,不是李琩贪墨钱粮,而是安西花销和上报的朝廷数字,都对不上。
从公的角度,朝廷和地方的站位不一样,如果李琩如实上报安西的钱粮,那朝廷必定就会大力缩减对安西的支出,这样对安西的发展并不好。
从私的角度,李琩在安西培植亲信,需要大量的钱粮。
以他的私人护卫举例,按照朝廷的规定,他的私人护卫也算边军,每人每年给粮十二石,两季衣服,武器与其他边军同。
但如果李琩真的按规定这样给,那些精锐之士又如何愿意争先恐后、死心塌地的跟着他?
难道就仅仅靠个人魅力?
所以,李琩必须通过其他方式,额外给出两倍、甚至三倍的待遇,这些钱他得找地方出,而且不能如实上报。
这还只是他的护卫,如果再扩大一点,加上他对安西其他精锐的培养,那烧的钱,更是不可估量。
因此,安西的账册想没有问题都难。
不过就像之前契苾忠说的一样,军队的账,不是谁都能查的。
李琩微微一笑,道:“如果杨钊一来,我们就打开府库,任由他检查,那他就会以为我们怕了他,他就会得寸进尺。但如果我们一开始就给他点颜色瞧瞧,对他加以阻拦,那他不仅会在此浪费更多的时间,也会得了点小便宜,就觉得赚了。”
“郎君果然深谙处事之道!”杨玉环恍然大悟,想了想,又道:“那郎君为何对边令诚不用此法?”
“这要因人而异。”李琩耐心解释,“边令诚来碛西当监军,只要碛西不出问题,他就可以交差,因此他是可以暂时用钱收买的。但杨钊不一样,杨钊来碛西,是为了立功来的,他只有在碛西做出点什么政绩,才能重回长安。”
“原来如此。”杨玉环点点头,叹了口气,道:“说起来,臣妾和杨钊也是亲戚,没想到会弄成这般模样。”
李琩道:“踏入这朝堂斗争的漩涡,就再没有亲情可言。杨钊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他现在最大的价值,就是与我不合,如果他要与我和解,那他就失去了价值,就再也回不到长安。”
杨玉环摇头笑笑,道:“他选错了对手,他和郎君为敌,能不能活着都是问题,更不要说回长安。”
“也不一定。”李琩意味深长的笑了笑,道:“我会尽可能助他回长安。”
“这是为何?”杨玉环吃了一惊,“郎君千万不要因为他是臣妾的堂兄,就对他格外照顾,我们和他道不同不相为谋,已经算是仇人了。”
李琩道:“每个人都有他的使命要完成,我只是想帮助杨钊,早日完成他的使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