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全局战略-《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


    第(3/3)页

    第一个问题,是粮草。

    那时的朝廷,葬送了河陇军,掌握不了丝绸之路,军饷全部靠江淮供应,而安禄山占领两京,让江淮的粮草运送到朝廷,需要绕一个大圈,这加大了粮草的供应难度和消耗。

    第二个问题,李亨自行称帝,得位不正,李隆基又把诸皇子分封出去牵制李亨,因此李亨迫切需要一个大功,稳固自己的帝位。

    这个大功,便是收复两京。

    相比于李亨,李琩的处境没有那么难。

    粮草问题上,安禄山虽然占了洛阳,但长安还在朝廷手里,而且因为潼关重军的压力,安禄山不敢把大军调去攻打江淮,这让江淮守军压力骤减,也让张巡不必去睢阳,就在雍丘挡住了叛军的脚步,这一来一回,江淮到朝廷的运输线短了大半截。

    除此之外,李琩还完全掌握丝绸之路,也因为没有葬送河陇军,牢牢控制住了陇右道,他多了一条丝绸之路的补给线。

    得位问题上,李琩算不上得位正,但是他控制住了朝廷,拿住了李隆基,皇子只跑出去两个,他的压力没有李亨那么大。

    至于那些闲言碎语,他顶得住。

    再加上精锐全在手里,让李琩有能力可以超越李泌原有的方略。

    李琩要的,不只是消灭叛军,而是中兴大唐。

    这也是李泌为什么在军事战略上没和李琩深入讨论的原因,因为他看到了李琩的布局。

    李琩沉思片刻后,道:“如果因为别人的几句闲言,我就掉入陷阱,那也太没战略定力了,而且……”

    李琩原本想说,‘而且我也不是选举上来的,不需要讨好谁’,但考虑到杨玉环听不懂,便笑着转道:“而且,有你相信我就够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