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标儿,咱现在跟你说的话,一个字都不能抖出去。” “是,父皇!” 见朱元璋表情凝重,朱标也严肃了起来。 “铁浮屠……你应当听过吧?” “曾经有所耳闻。” “本次北伐,那元庭并非是徐达、常遇春二人打下来的,而是另有其人。” 朱元璋缓缓说道。 “当时,元庭里守城的还有十万鞑子,一夜功夫就全给杀光了,从健德门向北,绵延好几里路,全是鞑子的尸体。” “莫非,此事竟都是铁浮屠所为?” 听完这一席话,朱标的表情,变得愈发严肃起来。 他完全能够想象得到,当时的战况,究竟该是何等的惨烈、血腥! 朱元璋点了点头,继续说道。 “徐达、常遇春多次派出铁鹰士,沿着北庭四散搜索,过了许久,才终于是找到了一样关键线索。 “便是那铁浮屠的令牌!” 说到这里,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 “铁浮屠。那是一支杀性很重的重甲骑兵。从当初屠灭陈友谅,再到屠杀孛儿只斤,每一次出手,不论男女老幼,必然不留任何活口!” “可便是这样一支重甲骑兵,到现在为止,咱始终都没找到他的据点,究竟是藏在什么地方。” 听到现在,朱标也大概是明白了父皇的用意。 “所以说,现在我们所面对的情况是敌暗我明,我们的处境极为被动。况且地方守备空虚,极有可能被这方势力趁虚而入。” “不错。” 朱元璋缓缓点头。 “地方疲弱,倘若铁浮屠来袭,根本就不可能有还手的余力。” “而咱之所以让皇子们早日赴任地方就藩,为的便是防范于未然,以便更好应对这个藏在暗处的敌人。” 听完朱元璋的这番话,朱标心中已无任何疑虑。 “父皇目光长远。但距离父皇寿辰只有一个月了,如果可以,儿臣希望诸位皇弟们能给父皇祝完大寿之后,再行动身不迟。” 朱标继续说道。 “父皇以为如何?” 朱元璋缓缓点头,将此事一口应允了下来。 ······ 时光荏苒。 半旬匆匆过去。 北伐的军队,也终于是班师回朝,抵达了应天府。 百姓们张灯结彩,夹道欢迎。 为表重视,朱元璋携一众皇子,不惜出城十里,亲自相迎。 徐达、常遇春二人身披光鲜亮泽的重甲,下马向朱元璋行礼。 “臣徐达/常遇春,叩见陛下!天辅有德!海宇咸宁!圣躬万福!” 朱元璋上前,亲自将两位猛将搀扶起来,眼中罕见地多了一抹暖意。 “这一路上,辛苦你们了!” “为大明鞠躬尽瘁,乃是我等福分!” “行了,走吧!让应天府的百姓们,好好看看咱们大明的大英雄们!” 于是徐达、常遇春二人翻身上马,在亲兵的簇拥下,跟随朱元璋圣驾一道,朝着应天府而去。 至于大军自然是不会跟着进城,人太多了,应天府内挤不下,是以转而去了不远处的军营当中。 即便军营之中,也早已经准备妥当了好酒好肉,专程为这些英雄们接风洗尘。 今日军帐之中虽不禁酒,但却也规定了每人所允许喝的分量。 为避免酒后滋事,甚至还加派了巡逻的卫兵。 而另一边。 徐达、常遇春所率亲兵,进了应天府后。 一路的鲜花怒马,一路的山呼海啸! 看军容如此齐整,见将士如此雄壮,应天府的百姓们眼中,多了一份浓烈、炽热的归属与自豪。 …… 忙完了一系列繁琐的礼事。 朱元璋拉着这帮淮西派出身的老兄弟们,留在宫中一起吃顿便饭,顺便聚一聚。 说是便饭,也有十一二个菜,冷盘、小食、炒菜、汤菜全端了上来。 摆上一大圆桌,挺丰盛的。 众人吃吃喝喝,彼此又都是知根知底的老熟人,话匣子很快就打开了。 尤其当说起他们年幼时的经历,众人都不由一脸愤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