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儿子有能力,你这个当父亲的难道脸上无光?总不能,希望你生的娃,个个都是草包吧。” 朱元璋没好气道:“哼!还不如一个个都是草包呢!” 马皇后轻轻拍了拍朱元璋的后背,嗔怪道:“说什么呢!” “妹子,你是没瞧见当时那场面,咱可是当场把翰林院修撰、翰林院编修两个职位都给推了出去的。” “他们不要也就算了,还拐弯抹角地要去老十二那里当差!” “真不知道老十二这些年,究竟是读的什么书……对!” 朱元璋忽然猛然一醒,手往桌子上一拍,大声说道。 “去!给咱把大本堂的宋濂叫过来,咱有事问他!” 马皇后站在朱元璋身边,轻轻拍着他的肩膀,言语之中多有埋怨。 “重八,你一天到晚少生点气行不行?气坏的可是你自个儿的身子。” 朱元璋语气稍缓:“放心吧,妹子。咱心里有数。” 不多时,宋濂便快步跑到了门外,在得到了应允之后快步走了进去,躬身行礼。 “免了!咱问你,这大本堂的书本,你是怎么教老十二的?” 宋濂一听,顿时苦了脸。 “回陛下,微臣愚钝,实在是没有资格教导十二皇子啊!” “什么意思?没资格那你在大本堂呆着干什么?” 朱元璋语气生冷,面露不虞之色。 “陛下!十二皇子天资聪颖,才华横溢,尤其思想极为独立,在许多事情上,都能有极为独到的见解,发人深省。” 宋濂一脸苦意。 “即便是微臣,不论遇到什么样棘手的事情,只要请教十二皇子,都能够轻而易举地迎刃而解。” “正因如此,所以微臣才说自己没资格教十二皇子。” 闻言,朱元璋不由内心极为震惊。 他当真是完全没有料到,老十二竟然会有如此宽广的影响力。 宋濂何许人也? 从小,他可是有着“神童”之美誉的! 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等名流可都曾经是他的授业恩师,完全可说是博众家之所长之人! 而现在,他还是大明的“五经”师,为太子朱标专门授业讲经的老师! “诗文三大家”、“浙东四先生”之类的称呼,更是其头顶的标志性光环。 就是这么一个文学泰斗、学术大拿,他竟然当着朱元璋的面儿,说自己不如咱家的老十二! 看他那态度,就差点没把老十二盛赞成他的又一位授业恩师了! 朱元璋在震惊之余,更是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忌惮与威胁。 又训斥了几句,趁机敲打敲打了宋濂。 朱元璋这才让他退下。 “妹子,依咱看来,等不得了!” “什么等不得了?” 马皇后一愣,追问道。 “重八,你该不会是想现在就把老十二赶走吧?” 朱元璋点了点头:“荆州毕竟富庶之地,周遭百姓也都安宁平和。依咱看来,就应该趁早,赶紧让老十二就藩!越早越好!” 马皇后闻言,连连摆手。 “重八,你可要想清楚了。荆州那地方富庶归富庶,但正因为富庶所以地方势力猖獗,犬牙割据。” “老十二年纪尚小,一直都养在深宫,从来没经历过尔虞我诈。他要是独身一人过去,谁知道会被那群鞑子的降臣们给欺负成什么模样!” 看了朱元璋一眼,马皇后又继续劝慰。 “再说了,老十二再怎么样,那毕竟是咱们的骨肉啊。你就当真愿意眼睁睁看着他这么年幼,就独身一人去了荆州吃苦受罪?” 荆州的情况,远比二人聊的要复杂得多。 牧守这地方的官员们,从上到下基本都是前朝降臣,朱元璋自己安插的人手不多。 所以荆州的地方大臣,权利远比他们的官职,要大得多。 这也导致了明里暗里的,各方势力驳杂,处于一个表面上看还凑合,但实际上却是暗流涌动、争斗不休的局面。 根据各方的线报,荆州本来就属于是一块暗疾,需要好生整肃官场的。 说不得要掉多少颗脑袋才治得住。 但是现在看来,与其自己花时间花精力去整治,倒不如让老十二直接就藩,交给他去头疼去! “要不然,还是等重八你过了大寿之后,让老十二跟其他皇子一起外出就藩吧。好不好?” “当然不好了!” 朱元璋立即反驳道。 “妹子,你得明白,咱这可不是在跟你商量啊。咱是已经决定了,老十二必须立即就藩!” 马皇后不乐意了,眼中满是不舍。 “可是……” 见状,朱元璋伸手搂住了马皇后,语重心长地说道。 “妹子,咱知道你心疼老十二,可老大呢?老大你心不心疼?” “就是因为老十二表现得太过强大了,现在甚至在朝堂之上,都开始有不少人动起了歪心思!” “你说,咱要是再这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那咱老朱家的子孙岂不是就要自相残杀了么?” “咱能放任这种事情发生?” 朱元璋的这番话,虽然初听之下是有些危言耸听,但如果仔细思量,当真是并非毫无可能。 他之所以这么着急去做,就是为了未雨绸缪,将这一切的祸端全都掐灭在襁褓之中。 说到这里,朱元璋大手一挥,面容坚毅果决。 “就藩!必须马上去办!旁的事情都可以先缓一缓,唯独这件事情慢不得,一刻都不能停留!” …… 浙东派的去留? 最终抉择!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