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么现在,方孝孺也该为自己的夜郎自大咽下苦果了。 不敢说这都是他咎由自取的结果,但某种意义上而言,方孝孺的确是相当具有代表性,在当下的儒家学子中,有他这种想法的必然不是少数,而是绝大多数。 虽然眼下这情况,看上去似乎方孝孺算是受了屈辱,但实际上却也是打醒了他,让他冲破了儒家的桎梏,有了“开眼看世界”的机会。 所以,倒也算得上是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了。 至于鬼谷子嘛……这的确是位大才啊! 他可以料想,在这场月旦评结束之后,鬼谷子的名声肯定会大涨,届时纵横家在民间的影响力,肯定也会因此而上升。 而有了纵横家的珠玉在前,诸子百家们肯定都会不甘人后,纷纷登台亮相,展现自家学说的优势。 如此一来,岂不是能够再现当年“百家争鸣”的盛况? 一念及此,刘伯温再看湘王朱柏的时候,眼中的佩服之色更盛了。 这一切,他毫不怀疑,必然是湘王朱柏的手笔。 若是当真能够重造一个“百家争鸣”的盛况出来,那岂不是说大明即将迎来兴盛? 刘伯温想到这儿,心中不由激动得难以附加! 如果湘王殿下的理想,竟然是如此深远的话,那至于方孝孺受辱这种小事,根本就无足重轻了! 反观淮西派这边。 徐达、常遇春两人虽是武将出身,但因为二人的脾气秉性稍有差距,所以在看待这件事情上,也就各自有了南辕北辙的看法。 常遇春的想法相对比较简单,就单纯是吃瓜看戏的乐子人心态,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 方孝孺吃瘪了?好! 等等,他好像还是浙东派的?那更好了! 所以,对于他来说,总结下来就是一个字:好。 除此之外,他倒是没太多别的想法。 徐达呢? 徐达本就谨小慎微,尤其他现在官职越来越高了之后,便更是如此。 树大招风,他是不愿意多生事端的。 但,考虑到这场盛会是他的女婿亲自取撺的这个局,便不由从心中生出了几分自豪感来。 湘王朱柏越是争气,越是出色,那便表示他的两个闺女越是有眼光,越是嫁对了人! 这对他们老徐家日后的发展,自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