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可把解缙给急坏了,眼瞅着时间就快到了,他这边却丝毫没有进展。 愁得呀,他连饭都吃不下了! “怎么就老是不合格呢?” 他无奈地自言自语道。 一旁的侍卫,忽然大着胆子接了句:“许是窑温不够?” “嗯?你懂烧窑?” 解缙扭头,目光炯炯盯着侍卫问道。 “回大人的话,小人村子里有擅烧窑的老人,小人年轻时曾听他说过一二。” 解缙闻言,复问:“你所说那位烧窑的老人如今高寿?” 侍卫心算了一番,对答:“今年约有六十。” 六十! 在明初,这年纪完全可以算得上是高寿了。 解缙很清楚,这老爷子烧了大半辈子的窑,手上肯定有活儿! 而且就这岁数,恐怕见过的瓷器比别人吃过的饭还多。 “你叫什么名字,家住的村子现在何处?” “回大人,小人名叫罗十七,家住城北三十里外的山坳里,便是小人自小生活的村子了。那烧窑的老爷子,便是鳏居在村子外围。” “好,立即带路!” 时不我待,解缙当机立断,立即跟随这位名叫罗十七的侍卫一路策马疾驰,出城北上。 不过半炷香的功夫,便抵达了这山坳处的小村子。 而今,摄政王即将登基的消息,也跟长了翅膀似的传到了小村子里。 整个村子张灯结彩,百姓们脸上满是喜气。 一路上,罗十七少不得跟相熟之人打着招呼,但脚下速度却不慢下多少。 解缙和几名侍卫紧跟在罗十七的身后,顺着村中小路,弯弯绕绕去了村子外围。 村子鲜有外人登门,解缙等人被看稀奇一般围着。 更有总角稚童,一路小跑前去村长家中报信。 村长忙不迭赶来,只见解缙等人衣着光鲜,应该是官宦人家,却是吃不准究竟为何方神圣。 于是,只得拱手道:“见过诸位大人,在下卯为此村村长,不知诸位大人前来,究竟所为何事?” 解缙见村长谈吐得体,应对有方,应该是读过书的,便将两手交握于胸前,对村长行了叉手礼。 “我们乃是专程为寻烧窑老人而来。” “烧窑老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