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空中,几只乌鸦盘旋着,发出令人不安的叫声。 朱柏的目光坚定如炬,语气铿锵有力:“父皇,儿臣深知改革之路荆棘满布,然儿臣并非贪图安逸之辈。大明江山的未来,百姓的福祉,皆系于此改革。儿臣愿为大明盛世,为黎民苍生,披荆斩棘,虽万死而不敢辞!” 他握紧双拳,指节泛白,仿佛要将所有的压力和挑战都捏碎在掌心。 朱元璋看着眼前这个意志坚定的儿子,心中既欣慰又担忧。 欣慰的是儿子有如此抱负和担当,担忧的是改革之路的艰险和阻力。 他沉吟片刻,语重心长地说道:“柏儿,你的决心父皇明白,但改革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弄巧成拙。” “报——” 内侍的惊呼再次打破了御书房的宁静,这次的声音更加急促,更加惊恐。 “皇上!五军都督府…血…血流成河…” 内侍瘫倒在地,浑身颤抖,仿佛看到了什么恐怖的景象。 朱元璋和朱柏脸色骤变,一股寒意瞬间笼罩了整个御书房。 来不及多想,朱元璋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朱柏紧随其后,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 五军都督府,大明最高军事机构,怎么会发生如此骇人听闻的事情? “驾!” 马蹄声踏碎了黎明的宁静,一队人马飞驰而出,卷起漫天尘土,向着五军都督府的方向疾驰而去。 朱元璋铁青着脸,一言不发,心中却如同翻江倒海一般。 五军都督府的变故,让他感受到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危机。 朱柏骑在马上,感受着凛冽的寒风,心中思绪万千。 他隐约觉得,五军都督府的变故,或许与他推行的改革有关。 那些守旧势力,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他握紧了腰间的佩剑,剑柄的冰冷触感让他稍稍冷静下来。 到达五军都督府,眼前的景象让朱元璋和朱柏都惊呆了。 地面上血流成河,尸体横七竖八,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 惨叫声、哀嚎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人间地狱的景象。 “怎么回事?!” 朱元璋怒吼一声,声音如同炸雷一般,在五军都督府上空回荡。 一个浑身是血的士兵踉跄着跑到朱元璋面前,跪倒在地,声音颤抖着说道:“皇上…是…是蓝玉将军…他…他疯了…” “蓝玉?!” 朱元璋和朱柏对视一眼,心中充满了疑惑和震惊。 蓝玉,大明开国功臣,位高权重,怎么会突然发疯,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事情? “快!带朕去见蓝玉!” 朱元璋强压下心中的怒火,沉声说道。 士兵挣扎着站起来,带着朱元璋和朱柏向都督府内走去。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让人作呕。 拐过一道回廊,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皇上…臣…臣有罪…” 太子朱标端坐在东宫书房的紫檀木椅上,手里捧着一卷《春秋》,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的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书房里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与书卷的墨香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朱标轻轻地翻动着书页,目光专注地注视着上面的文字,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和这本古籍。 他修长的手指在书页上轻轻摩挲,感受着纸张的细腻触感,内心一片宁静。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书房的宁静。 朱标微微蹙眉,有些不悦地抬起头,只见一个身材瘦小的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进书房,正是太子身边的内务太监——小鼻涕。 小鼻涕的脸色苍白,额头上布满了汗珠,身上的太监服也有些凌乱,像是经历了一场剧烈的奔跑。 他一边跑,一边还不停地喘着粗气,喉咙里发出“呼哧呼哧”的声音,仿佛下一秒就要窒息一般。 他那双原本就小小的眼睛此刻瞪得老大,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看到小鼻涕这副模样,朱标心里不禁咯噔一下,一股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他放下手中的书卷,眉头紧锁,沉声问道:“小鼻涕,何事如此慌张?” 小鼻涕踉跄着跑到朱标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膝盖与地面撞击发出一声闷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