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桑木为上】-《持秦》
第(2/3)页
这种方法其实是非常落后的。
但却没办法。
木炭的燃烧温度没法完全熔炼熟铁,更别提给熟铁去除杂质。
其实秦国民间是已经大量在使用生铁铸造技术的。
生铁中含有的杂质较多,所以熔点可以降低,达到木炭能够熔炼的程度。
但是生铁硬而脆,是不适合制作兵器的。
想要制作能够在战场上使用的武器。
只能使用最原始的块炼法得到熟铁,然后再百炼成钢。
弩箭箭头这种东西,对精度的要求比较高。
百炼钢是没法做到标准化的,使用上来说还不如青铜直接铸造的箭头。
百炼钢的箭头是有坚硬的优点,制备一些用来装备少量部队,当穿甲箭使用还行。
大量装备肯定是不可能的。
所以嬴扶苏也并不在箭头上面过多地探索。
不过,箭头虽然没有办法改进,但是手弩的结构却是可以进行改进的。
现在秦军的手弩,结构简单,造价便宜。
威力上来说,虽然比传统的弓箭威力更大,但是并没有完全拉开差距。
匈奴和月氏国装备最好的弓箭,能射一百二十步。
上等弓,也能射百步。
听说匈奴人将贺兰山上的树都快砍光了。
想必下一次再与匈奴战斗,匈奴军队的弓箭品质将会有极大的提升。
而秦军手弩的射程,也不过一百五十步到两百步之间。
若是能够提高到两百步以上,那将是极好的!
于是,嬴扶苏又向工师丰提议。
能不能将秦军铁骑的手弩进行改进,让射程更远一些。
工师丰则面露难色:“长公子,制作弓弩最好的材料,是南山桑木。上郡的桑木,不如南山,也不如阴山。若是想要制作弓弩,最好还是在九原郡建专门的工坊,制作弓弩。”
嬴扶苏问道:“这桑木还有产地的讲究吗?”
工师丰点头答道:“那是自然,制作弓弩,硬木为上,角为中,竹为最下。而桑木坚韧又常见,是最适合制作弓弩的。但是由于各地水土天气的不同,生长的桑木,其情况也是不同的。上郡群山塬中的桑木,干而少筋,制作手弩便不如阴山之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