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思君令人老-《正邪两赋》


    第(2/3)页

    可当下想要去劝,又偏生的不敢去了,心想着她正在气头上呢,何必去触那个霉头,明儿个再去自是不迟。

    在这荷花池边儿,她琢磨了一阵儿,明日如何劝说姊姊安心的话,又在脑海当中模拟了一番,心道是必能说服她,故此心满意足转身回房。

    次日清晨,金鸡报晓,明玉近些日子萎靡不振,莺儿找了几个伙计来府上做饭,收拾。

    明玉平时都早早儿的起床,用心为孟康做些他爱吃的,再为他更衣净面,如今他不知所踪,明玉便一睡睡到自然醒,头也不梳,妆也不上,几乎每日都是唉声叹气,像中了心病。

    还好曹萼华病情康复,又与她二人相处甚欢,平时也能帮忙处理些杂物。

    今儿个刚入清晨,曹萼华便为婆婆与她二人做了早点,包的包子,熬的清粥,又上街买了些小菜甜点,将饭做得了才去了明玉/房外叫她起床。

    “玉儿妹子,你且早些起床,饭我都做得了,就等你来吃呢。“她寄人篱下,说话语气都尽量放低了些,屋里不做回应,她便一直站在门口等待。

    过了片刻,明玉闻得屋外有人说话,便随口应付一声,起身将衣物穿好,等打开门时,曹萼华都有些惊了。

    虽说不是蓬头垢面那般夸张,但明玉此时头发散乱,衣物满是褶皱,双眼通红,不知是哭过多久了。

    曹萼华心下有些可怜,便出言安慰道:“妹子,你放下心来,孟大官人绝非薄情寡义之人,若非遇到难处,定然会回来找你的。“

    明玉双眼通红,泪珠挂在眼角,她听曹萼华此言,只觉得心里委屈,一个忍耐不住趴在曹萼华的肩膀上去,放声痛哭,一边儿哭一边道:“姐姐,孟郎怎么便半个多月都不往家里捎封信来呢?他要是变心了还好,他若是遭遇不测,这让我如何是好?“

    曹萼华也不知如何安慰,只是轻轻地用手拍打她的后背,一边儿还用袖子为她擦去眼角泪痕,随后扶着她一路走到饭厅,将她送入席位,这才罢休。

    明玉纵然委屈万分,却也不能在外人面前丢了分寸,抽噎着止住哭声,俩手颤抖拿起筷子,这一口饭菜放入口中形同嚼蜡,咽下时如鲠在喉,实难下咽,倒不是饭菜有多么难吃,而是她此时万念俱灰,哪儿有心情吃饭呢?

    匆匆吃了几口便要离席,她刚站起身来,未曾想王婆婆将筷子一摔,骂道:“真真儿的气死我了!孟大官人有事,只半个月未见你便如此想念,既然怕他有事何不出门去找,在家里哭哭啼啼又有何用?“

    王婆婆此言略微欠妥了些,莫说她说的十对七八,更是要顾虑其寄人篱下,吃的饭菜都还是人家给的,此番说来有些不妥,却也并无恶意,乃是真心实意,恨铁不成钢罢了。

    曹萼华见婆婆生气,赶忙为其夹菜,又趴在耳边小声说道:“婆婆,这话不该你说。“

    王婆婆叹了口气,面容缓和了些,语气略带伤感之意,说道:“你起码还有个盼头,可老婆婆我呢?我儿死了,我连最后一面儿都没见到,难道我不比你惨吗?你且坐下,我与你从长计议。“

    明玉只道她是个老婆子,哪里懂什么寻人妙计,却又碍于她是长辈,她儿子也因孟府而死,不爱听也要耐着性子听她说上几句。
    第(2/3)页